您现在的位置:兰州旅游集散中心 > 旅游资讯 > 甘肃旅游资讯 > 甘肃新晋级“国字号”非遗项目(四):龙头琴的弹唱里,草原辽阔牛羊肥壮

甘肃新晋级“国字号”非遗项目(四):龙头琴的弹唱里,草原辽阔牛羊肥壮

  • 来源:
  • 互联网
  • 时间:
  • 2021-06-25
  • 浏览:
  • 10692次
  6月10日,国务院批准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其中甘肃有兰州牛肉面制作技艺、临潭万人拔河、甘南锅庄等15个项目入选。为了让大家更加详细地了解这15个项目,特别推出系列稿件。

  龙头琴弹唱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曲艺曲种,是一种由艺人自弹自唱、即兴填词,集唱、弹、舞于一身的综合性曲艺表演形式,它发源于玛曲县,流传至广大藏区。玛曲县,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是全国唯一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命名的县,也是甘肃省唯一以藏族人口为主体的纯牧业县。玛曲,是歌的海洋,是一块充满激情与欢乐的地方,是悠久的传说与现代意识相互融合的地方。在水草丰茂、牛羊成群的草原,每逢年节、喜庆、丰收或集会,玛曲人民都爱用欢歌曼舞来抒发心中的喜悦之情。伴着歌舞,伴着经咒,人们在弥漫的桑烟中祈祷,回归自然,回归信仰。

  “是雪山给了我强壮的筋骨/是祖先给了我能歌善舞的才华/是草原给了我宽广无比的胸怀/是父母给了我优美动听的歌喉/是民族给了我取之不尽的乐章……”这便是龙头琴弹唱里的歌词,和歌词一起的还有飞鸟、白云、畜群以及琴声中飞扬的旋律。和每一件有意思的乐器一样,龙头琴有着美丽的传说,这为它凄美的琴声添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传说中的龙生九子,龙的大儿子“囚牛”偏爱丝竹乐器之音,他盘踞于泸沽湖底,爱上了常在泸沽湖边弹奏胡琴的姑娘。后来姑娘为了救父亲,被部族大首领要挟嫁于他。“囚牛”为了救姑娘,触犯了天条,接受了惩罚,死后一部分尸身安在了姑娘的胡琴上,从此,人们便把这种胡琴称为“龙头琴”。其实这仅仅是龙头琴的神话传说,想要真正了解它还得从有证可考的弹唱艺术说起。

  弹唱艺术最早起源自西藏的阿里地区,当时人们将藏族同胞用于弹唱伴奏的龙头琴称之为“阿里琴”。后来二世嘉木样大师在西藏学习的时候,把阿里琴带到了拉卜楞寺,成为藏传佛教的主要伴奏乐器。从此龙头琴一直作为拉卜楞寺院中的佛教乐器被保留了下来。弹唱也成为藏传佛教寺院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音乐形式之一,广大的僧俗群众非常喜欢。但是在过去,这一音乐形式一直未能在藏族群众中流传,仅仅作为藏传佛教寺院音乐。相传第四世嘉木样大师非常喜欢龙头琴弹唱,不仅创作了大量的词曲,而且将弹唱艺术传到了他的家乡,使得这项艺术才在安多藏区逐渐开始了传播。

  作为藏族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龙头琴弹唱曲调优美,婉转动人,其弹唱表演有单档、双档、多档。男女对唱、马背弹唱、组合弹唱、百人千人弹唱等多种形式。主要曲目有《桑达老》《阿克班玛》《阿玛来》《邦金梅朵》等。玛曲龙头琴弹唱具有群众性、即兴性、简朴性、民族性四个基本特征,适合人们在草原上踏着琴声翩翩起舞。弹唱曲一般音域不宽,多为一个半八度,极少有两个八度,男声演唱一般在中低声区,女声演唱则音区较高。

  龙头琴弹唱中的伴奏部分,采用以歌声的旋律音调为框架的加花细分手法,这样使歌声与伴奏之间形成了“紧弹宽唱”式的对应织体。而且这种加花式细分大都采用后十六和附点八分音符的旋律音型。这种由龙头琴弹奏的十六分或八分和附点八分的同音重复的音型,在歌声当中则多为长音。在龙头琴弹唱中,还不同程度的运用类似藏语称为“特咋”的技法与“絮”的技法相结合的韵味性技法。正是在这种韵味性弹奏技法的伴奏下,使得龙头琴弹唱更加具有音乐的流动性和立体感。

  龙头琴弹唱以独有的艺术形式记录了近、现代藏族社会的历史。在民族语言、音乐、演唱、舞蹈动作上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充分体现了近、现代藏族社会的人文精神、艺术品格、生存状态和社会风貌,在文化人类学、民族艺术学、民族宗教学等方面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

兰州旅行社报价及路线 兰州旅行社报价 兰州旅行社电话 兰州旅行 兰州旅行社
版权声明:本文由网站小编摘写分享(甘肃新晋级“国字号”非遗项目(四):龙头琴的弹唱里,草原辽阔牛羊肥壮),目的在于更广泛地传播,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描述的真实性。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与网站联系,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谢谢!

甘肃旅游线路